他活出了当代农民的精彩——刘大印和《农民文学》杂志

2014-09-14 22:57:12 字号:【小】【中】【大】

在湖南省龙山县,距大灵山主峰约150至200米处,一栋静雅幽深的木房,大门敞开着,坪坝里晒着自家的花生,院落边黄灿灿的柿子挂满了枝头,一块“大印农庄、农民文学总编部”的大型泡沫塑料牌挂在门前藤枝蔓绕的两根树桩顶端。秋阳下,农庄为大灵山平添了几份灵气。

“大印农庄、农民文学总编部”坐落在石牌镇桃兴村烂泥湖自然寨。“庄”前已有一个带着照相机、拿着望远镜,看上去有些腼腆的四十多岁汉子,就是这座“大印农庄”的庄主,也是《农民文学》总编、农民作家刘大印,在等待客人到来。

刘大印家有一间逼仄的书房,书房三壁皆书,从地面缓升至屋顶,由书案漫卷到脚下。几十年来,刘大印一边做农活,一边在这些书卷佶屈细琐的字句中,沐风栉雨,砥砺前行,见证着文艺理论的艰涩与丰润、神采与奇幻。

案头上放着一本刘大印和他一群志同道合的发烧友一道,自费创办的中国第一份由农民自办的文学期刊——《农民文学》。《农民文学》样书很漂亮,绛红的封面沉稳庄重,编者刘大印笔迹硬硬地锲入纸面,宛如耕夫深深的犁痕。不鸣则已,鸣则力透纸背——这是殷勤致富、笔冢研穿的一个侧影。

刘大印活在他的精神世界里,他是一位知名的农民作家;同时,刘大印也活在他的真实世界里面,面朝黄土背朝天,日出而作,日没而寝。他说,自己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,农业才是他的命,写作、摄影、观察天象,都只是业余爱好。他不会丢了正业去搞副业,更不会在食不裹腹、饥肠辘辘的情况去玩文学,那叫穷折腾。

“咱农民,靠的就是双手干活,一天不干活,一天就没有收入!”刘大印一年四季从不闲空。他像愚公,他率领妻子儿女,将路修到了田间地头。经过多年的开荒,或通过租赁,或通过流转购置等形式,他们家经营着40多亩土地。

刘大印承包的地里种着百合、油菜、辣椒、花生、萝卜……他说,每种作物轮番种植、接连不断,土地就不得空闲,人也闲不下来。他家各种农作物的种植都有精确的比例,呈现金字塔结构,最下一层是烤烟,上面一层是粮食,再上一层是药材,再上一层是蔬菜。这种结构,不仅使他的土地得到充分利用,土地的肥力、营养得到很好保护,而且还可以更好地规避风险。他的“金字塔式农业”曾受到湖南省内多家媒体的采访和推荐。

刘大印说,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,他就有多次进城的机会,可他始却选择了留在农村。“我就要用事实证明,改革开放后富裕起来的中国农民,也可成为令人羡慕的一族。”刘大印说,今年全年的收成,少说也在15万元以上。

现在物质基础有保障了,他又玩起了他的爱好,并且把爱好融入了创造物质生活中。刘大印是一个将庄稼种得像诗一样的农民。他爱好写作、摄影,所以创办了《农民文学》。

现在他每次上山或下地,除了农具,居然还带有照相机、望远镜、手套、安全帽。带上照相机,是为了把世间瞬息万变的美境拍下来当作精神享受。带上望远镜,是看牛在远处有没有走丢,庄稼有没有被山中的野兽糟蹋,探秘宇宙苍穹。戴上安全帽和手套则是为了保护身体。

刘大印率先在家里建起了全镇第一个“农家书屋”,藏书达2000余册,免费借给农民朋友学习,与乡邻共同致富;他花三个寒冬的时间,独自修通了通组公路,改善了寨邻土地劳作环境;特别是今年,他在全县开展农民教育活动中,引导群众科学种植,全寨人均纯收入突破了3000元大关。

他还有梦想,就是将《农民文学》好好的办下去;把公路修到山顶,将自家建成一个旅游休闲山庄,让这里成为文学爱好者和户外者的天堂;养育子女成才,就是当农民也要让他们超过自己。

真诚,热情,勤劳,朴素,淡泊,坚韧,执着,这是文学界和乡邻对刘大印的共同评价。回首自已的经历,刘大印感慨“独乐乐,不如众乐乐”。

问余何意栖碧山,笑而不答心自闲。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,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结合, 不仅活出了个性,更活出了一个良好的心态,活出了一个现代农民的精彩。